找到相关内容828篇,用时5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隐元禅师与日本黄檗宗

    时仁会话而愤然分手,隐元开始四处参拜领悟。他先后参访了浙江嘉兴县的兴善寺、海盐县鹰窝顶的云岫庵、峡石山的碧云寺、秦驻山的积善庵等。寻访秦驻山积善庵时,受庵主景西的邀请,在此庵度过了夏天。在各地参学、听经...

    山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4249131.html
  • “业” 是什么?

    利益众生,视利他利己是一回事,没有人我之分别……其实,所谓的去天国也好,成佛、求道也罢,都以“善业”为根本。诚如道家主张的那样,“唯有善为入道之基,不可不积善”。   再则,我们避开世俗道德伦理的需要而讲,积善利于我们的修行清净无碍,但它是修行成功的必要资本和手段,并不是我们终极的目的。所以,所谓“善业”、“罪业”、“魔性”等,都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,都是可以改变的东西。由于一切都没有自性,从这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35454464.html
  • 生命的原理

    省政府要通缉你吗?纵许一时缉不到案,将来也要归案,总之,有一日会归案受刑,这是一定的道理,任何人不能替他抵罪,这与儒教所谓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”有点不同,在儒教以为我们现前一切的业报,无论是善的或是恶的自己自身受用不了,将来留我儿孙受用,就是从亲生子,从子生孙的相续的人生观,这就是以波纹讲人生的生命相续,但佛教不以波纹为相续而以水为相续生,因为波为现像的,不是实生的,虽也说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”,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5567756.html
  • 阅读偈语(七)

      全家同念作佛事 实为度亡超胜咯  注:印光大师主张,荐亡请僧念佛最好。  劝亲念佛  亲人病重劝念佛 此为孝视最胜行  善巧开导生正信 消除宿紫长净因  因果(一)  余度是报积善因 积...尚立志亦向往  勤勉既久明德显 积善紫消大道光  宿业  宿紫是天赋 人定可胜天  恳因不足畏 可畏不修善  妄心造业  紫随妄心韩 心亦能转紫  罪恶虽垢染 惨善韩清净  印公生平  叩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3567976.html
  • 傣族宗教与历史

    、生空和我空。认为人生所经历的生、老、病、死都不外是苦。因而,在社会实践中主张自我解脱和自我拯救。为了达到此目的,提倡逃避现实,脱离现实的阶级斗争,消极隐居,过寂静的生活。通过“阽”,积善行,修来世,...慧,即宣传佛教的理论。由于小乘佛教主张男子在一生中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宗教生活,才能除苦积善,成为受教化的新人,因而农民都以遣送子弟入佛寺当僧侣为最大的光荣,成年后才有社会地位。在西双版纳,僧侣被分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73681119.html
  • 印光大师:带业往生之人要准备生实报土

    普照万物而不必依赖别的助缘;若仅仅依靠精勤来成办事业,则如同灯光照明一样仍然需要依靠外力。 前世积善之人今生必得福报,“小善行得小福报,大善行得大福报”便是因果之规。在世间上无论做什么事情,若没有福报因缘是难以顺利成办的。如前文所说“何处有缘彼兴盛,若无业缘彼衰失”,此中业缘即是指积善的福报。如果前世未修善,今生则无福,这样的人纵然付出百千万倍的精勤也不能成事或成事不圆满。有福报的人做事,凡有所求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262987702.html
  • 耕云先生谈卜筮、命相及转变命运

    ,种豆得豆”的因果定律,以及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”天道好还的法则。   命运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,只有自己才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。既然命运操之在我,请人指津岂非多余?...

    耕云先生

    命运|预测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8/232719533.html
  • 竹窗随笔——三难净土

    善根深厚,临终时痛苦逼迫,神智昏迷错乱,如何还能发起正念呢?一生积善的人,到临终而生退悔,这也是千万人中极个别的。假如有,也必定是一生念佛马马虎虎的人,决不是所谓精勤的人。因为精则心无杂乱,勤则心无间歇...

    明·莲池大师著

    |净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3/2057353361.html
  • 慈忍治嗔恚

    。若能进一步明白众生与己身真如平等、自他无二,就能做到冤亲平等,不念旧恶,不憎恶人。   儒家说:“积善之家必昌,昌未至是有余殃,殃去则昌;积不善之家必殃,殃未至必有余昌,昌去则殃。”道家亦云:“...

    见羲法师

    |慈悲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1441514725.html
  • 月光大国王布施头颅

      久远以前,释迦牟尼佛于瞻部洲作月光大国王,那时国王身体有光,似天人一般美妙,且具足显赫权势、广大财富。一次,国王心中想到:我因前世所积善业方得以安享今世荣华富贵,因此我应励力再造善业。想罢便广告天下言自己欲布施国库财富,将饮食、衣物、珍宝、妙药尽皆施予,所有众生均可各取所需。如此布施令国中百姓皆与国王一道分享财富、安居乐业,月光大国王名声也因之传遍整个大地。   此时边地也有一小国王...

    麦彭仁波切

    |布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258506114.html